來源:西安理工大學MBA與MEM 作者:原作者 責任編輯:王卓然 11/27/2020
【中國MBA教育網訊】2020年11月,西安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胡海青教授就西安理工大學的MBA教育接受中國MBA教育網《商學院之聲》欄目專訪。
西安理工大學MBA在人才培養(yǎng)上有哪些優(yōu)勢?
記者:胡院長您好,我是中國MBA教育網記者任東峰。今天想跟您簡單的聊一聊西安理工大學的MBA教育。首先現(xiàn)在MBA教育在我國發(fā)展已經30周年,在這個過程當中很多學校都在強調特色化的培養(yǎng),那么西安理工大學的MBA培養(yǎng),它有哪些特色和優(yōu)勢在人才培養(yǎng)上?
胡海青教授:
中國的MBA教育現(xiàn)在已經30年了,西安理工大學的MBA是1997年全國第三批開始辦這個項目的,經過了20多年的發(fā)展,通過我們的教學實踐,包括一些學生的這種能力培養(yǎng),還有我們在整個的管理過程里面的全過程的一種監(jiān)控,也得到了一些自己的經驗。
我們自己總結的話,西安理工大學的MBA它的特色和優(yōu)勢,首先第一點主要是基于我們自己的學科優(yōu)勢,因為西安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是擁有三個一級學科,其中兩個是管理學科的,一個是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的博士點,還有一個工商管理的學科博士點。所以在學科優(yōu)勢的基礎上,我們的老師通過搞科研,做了大量的服務地方經濟的這些實際的產業(yè)化的項目,尤其是對地方經濟社會,社會效益提高這一塊做了許多的努力。所以在MBA學生培養(yǎng)方面,我們老師在這方面首先是基于我們自己的學科優(yōu)勢提出來,要對我們MBA的學生在服務地方經濟,尤其是中西部的經濟和依托我們自己的行業(yè)特色。我們的行業(yè)主要是裝備制造業(yè),包括水利水電、能源等等方面,西部比較有一定的發(fā)展的,而且是在全國也有一定分量的一些行業(yè)。我們去做了一些行業(yè)背景的這種培養(yǎng)。
所以我們的學生首先從行業(yè)方面招的相關的學生是比較多,另外他們對行業(yè)本身的信息掌握,包括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比較強。所以我覺得這是第一方面。
第二個方面,因為西安理工大學過去叫陜西機械學院,它實際上是以工科背景,在工科背景這一塊,比較強調我們自己的邏輯推理和這種數量分析的這種能力,我們始終覺得解決任何問題的話,要有這種科學分析能力,所以如何提高學生的科學分析能力,我們覺得在這方面我們一直還是比較強調,而且要加強對學生的理論的最基礎的這些知識的學習,然后用來讓學生能夠掌握對實踐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提高自己的這種科學的決策能力,我們認為是第二方面。
第三方面,我覺得從我們自己理工大的這種培養(yǎng)過程來看的話,還是要強調全過程嚴謹的這種教學方式。不管我們是從論文的選題,包括我們整個論文的過程,然后最終論文的質量把控這一塊,我們一直在這方面是做的是比較嚴謹。應該來講學生通過全過程的這種學習,能夠對自己的知識有比較系統(tǒng)的了解,而且在整個知識過程里面,我們要求學生通過實踐溝通,組織相關知識的學習,以及我們各方面的在實踐里面的鍛煉,提高它的這種溝通,拿理論結合實踐的這種能力,最終讓學生從實踐中到理論,再從理論反哺實踐提高他自己。整個通過學習全方位的系統(tǒng)的科學素養(yǎng)和實踐問題的解決能力。
隨著5G、云計算、金融科技等新興技術的發(fā)展,西安理工大學MBA面臨哪些?
記者:現(xiàn)在是5g、云計算、金融科技這些新的技術已經出現(xiàn),而且還有一方面國際的新的格局已經也在重新的構建,新的關系也在出現(xiàn),在這個過程當中,咱們學院的MBA教育會有一些什么樣的挑戰(zhàn),或者還有什么樣的機遇?
胡海青教授
應該來講現(xiàn)在面臨數字經濟時代,包括剛才說的互聯(lián)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這些新技術,包括模式的這種普遍的在社會的應用,隨之帶來的應該是整個從我們管理的角度來講,組織業(yè)態(tài),包括商業(yè)模式,金融范式和管理范式,都會發(fā)生巨大的變化。這給我們傳統(tǒng)的這種MBA教育,包括我們過去的這種理論和實踐的教育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
但是我覺得這也是一個機會,或者說是一個機遇。因為現(xiàn)在整個社會上提出來所謂的四新,那就是新工科,新農科,新醫(yī)科和新文科,我認為可能不久的將來,新商科將會獨立的作為一個體系也呼之欲出。所以面臨新商科背景,實際上就是大數據和數字化這種背景。在這種背景下,我們的學生所要求的能力跟過去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甚至是顛覆式的。
我想首先第一點,任何一個傳統(tǒng)的行業(yè)都在改,比如我們的制造業(yè)往服務型制造業(yè)改,我們的金融網金融科技在改變,大家都在問數據要增加值,從數據里面來提高自己的所謂的附加值。所以我想對應著社會需求的變化,我們的人才培養(yǎng)要按這個方向走。在這方面我們也努力在課程體系的建設,包括改革創(chuàng)新方面,也都在做類似的努力。比如要求大家在知識的獲取這個手段上,要做一些我們課程的一些改造,包括對于知識的這種加工處理和分析的能力,這就要求也要在課程方面有所體現(xiàn)?,F(xiàn)在很多的 MBA的院校都把相關的一些課程或者一些這種分析的知識,或者是知識的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一個改革的方向。
我想未來對于新商科背景下MBA人才的培養(yǎng),也必須要面臨選擇,也就必須按這個道路去走下去。所以這可能不僅僅是一個課程體系簡單的增加課程的問題,它要求我們要跟這個產業(yè)要充分結合起來,要符合國家產業(yè)導向的這種前提下,去怎么樣讓學生通過理論課程的這種學習,最終回歸到對實踐的一些指導,最終把大數據的這種思想運用到自己的很多傳統(tǒng)的管理工作中去。我想也是一個改革的方向。作為學院來講的話,我認為也是給我們提出了一個新的挑戰(zhàn),尤其是在十九屆四中全會,大家提出來,國家提出來,要構建國家的治理體系的現(xiàn)代化和提高國家治理體系能力這方面,我想所有的商學院也在這方面,也會通過整個經濟形勢的變化,來提升自己學院的治理能力和治理能力的現(xiàn)代化。
西安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關于商科教育的未來發(fā)展有怎樣的規(guī)劃?
記者:您剛才提到了就是說我們的課程,還有人才培養(yǎng)模式都在做進一步的革新,我們以后學院的一個商科教育會朝什么樣的方向去發(fā)展?
胡海青教授:
商科教育的這種方向的話,我認為一個肯定是要結合實體經濟,就是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可能在商科培養(yǎng)人才的時候,有點脫實向虛了?,F(xiàn)在我認為必須要緊密結合實體經濟,要回歸實體經濟,那就意味著可能更多的 MBA人才的培養(yǎng),未來會垂直化培養(yǎng),按照專業(yè)化的方向來培養(yǎng)。
這些就要求按照你的比如行業(yè)或者產業(yè)的特色,按這個方向應該是針對性的定制化的來進行培養(yǎng),尤其是未來可能要對這個產業(yè)的結合,更是一種我們未來的方向。作為西部的高校來講,像陜西的經濟來看的話,在能源、化工,包括我們文旅,包括有一些在西部相對來講可能具有支柱性的這種產業(yè),將來我們可能也是一個主要的方向。但是整個產業(yè)的這種培養(yǎng)的話,它對我們整個老師的師資隊伍的要求也提出了新的這種更高的這種要求。所以我認為首先我們從老師的師資隊伍培養(yǎng)這方面,要做到一個轉型,要更新自己的知識,要引入更多的這種具有這種實踐,這種經驗的這種相關的一些人才,比如把相關的企業(yè)的專家可能讓他們不僅僅是做一個講座,像過去那樣,更多的是怎么樣能夠讓學校和企業(yè)緊密結合起來,來定制化的來進行產業(yè)化,來培養(yǎng)這種相關的一些專業(yè)人才。
您對今年報考MBA的考生們有哪些美好祝愿呢?
記者:謝謝胡院長,最后我們在研考馬上就開始了,我們請您給我們鏡頭前的考生說一些鼓勵的祝福的話,我們需要在他考前的一天給他推這個視頻。
胡海青教授:
親愛的各位2021級的MBA的考生們,大家好,我是西安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胡海清,在這里大家剛可能報完名,馬上要迎接到來的全國的考試。我在這里想給大家說兩句話,一個就是今年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由于新冠疫情,包括中國所面臨的國際的這種嚴峻的復雜的這種經濟形勢,可能給我們的各行各業(yè)都帶來了沖擊。但是越是這時候,我覺得我們越應該臥薪嘗膽,好好的去學習,所以大家應該全力以赴來備考,然后充實自己的這種知識,來迎接更好的明天,祝大家考試順利。
西安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胡海青教授(中)與中國MBA教育網記者于倩(右邊)、任東峰(左邊)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