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在“十四五”規(guī)劃綱要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與應對氣候變化進行了全面部署:提出“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tǒng)性變革。
北郵-里昂EMBA2021級秋季班學員馬立信所在的新能源行業(yè)就是為國家這一重大戰(zhàn)略做出巨大支撐的行業(yè)。馬立信所屬的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簡稱“天合光能”;股票代碼:688599) 更是這一行業(yè)的翹楚。
馬立信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電站事業(yè)部 總監(jiān)
國華合創(chuàng) (北京) 能源發(fā)展有限公司 總經理
北郵里昂EMBA2021級學生
天合光能創(chuàng)立于1997年,是全球領先的光伏智慧能源和能源物聯網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業(yè)務布局包括光伏產品、光伏系統(tǒng)及智慧能源三大板塊。公司以光伏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新能源物聯網產業(yè)創(chuàng)新中心等平臺為依托,在核心技術及研發(fā)上具有領先優(yōu)勢。光伏組件是公司的主要產品,組件產品的客戶主要為國內外光伏電站開發(fā)商和承包商以及分布式光伏系統(tǒng)的經銷商。
迎難而上 激流勇進
馬立信2008年大學畢業(yè)后一直從事與能源相關的工作,后續(xù)有幸參與了國家能源局主導的“送電到鄉(xiāng)”工程,即通過建設太陽能“離網”電站為西部偏遠地區(qū)解決夜間照明和日常用電需求等問題。令其至今一直印象深刻的是當公司團隊為某小學建設完成離網電站后第一次夜間開燈的那一瞬間,孩子們呈現出的一片歡呼跳躍和載歌載舞的景象以及那種別樣童真的眼神和表情。馬立信被深深打動,意識到新能源是造福人類的一項偉大事業(yè),彼時便從內心萌發(fā)了將來要堅持從事這個行業(yè)的想法和信念。
后來,馬立信結識了天合光能聯合創(chuàng)始人,并且被天合光能用太陽能造福全人類的企業(yè)愿景所打動,同時也看到了新能源行業(yè)未來的發(fā)展前景,于是,他毅然辭去已享有副處級待遇的工作,于2017年加入天合光能,并組建了中國電站事業(yè)部銷售中心,擔任負責人。
萬事開頭難。馬立信說自從進入天合光能,自己便開啟了戰(zhàn)斗模式。因為新能源項目交易的資產規(guī)模相對比較大,而且交易周期也比較長。每一個項目都可以堪稱是“一場或大或小的戰(zhàn)役”,容不得半點疏忽。
當時啟動電站對外交易的業(yè)務對于天合光能而言也是一項全新的業(yè)務。這個新成立的電站銷售中心也很少有可貴經驗可循。團隊成員在馬立信的帶領和引導下以行業(yè)特性和交易特性的系統(tǒng)性結合為基礎邊學習、邊成長,邊培訓、邊思考,邊奮斗、邊收獲,邊總結、邊提煉,這是一個備受煎熬但又飛速提升的過程。馬立信提起他們所做的第一個電站銷售交易時,感覺印象卻猶如昨日般歷歷在目。當時大家都駐扎在客戶所在地,初期本身團隊的專業(yè)素養(yǎng)就不足,收購方也缺乏行業(yè)和交易經驗,這就同時還需要從基礎開始同時培訓對方的執(zhí)行層和決策層。這個項目持續(xù)了九個月,大家可謂“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真正做到了廢寢忘食,異常投入,最終吹響了的勝利的第一聲號角,雙方團隊也因此結下了深厚的信任和友誼之情。
發(fā)展團隊 鑄就基石
在與馬立信的交談中,他談到最多的就是“責任”二字。他說天合光能的文化是“以客戶為中心、堅持開放創(chuàng)新、長期艱苦奮斗、全力追求卓越、共擔共創(chuàng)共享”。尤其最后六個字“共擔共創(chuàng)共享”是團隊的核心價值觀。電站銷售中心對團隊成員的綜合素質要求非常高:既要有很強的學習能力又要具備財務、法務、商務、技術、工程等方面的知識,而且至少在一方面是專長。作為天合光能同級別最年輕的干部,馬立信的團隊四年來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銷售中心每年都能順利完成公司業(yè)務要求,為公司貢獻可觀的利潤和價值。
這幾年,新能源行業(yè)是一個相對比較新且變化和發(fā)展比較快的行業(yè),項目機會比較多,但項目運作成功的幾率卻相對偏低。然而但凡經他和他的團隊承接的項目至今仍然暫未出現大的失敗和成本沉沒。他笑著說:“大家稱我是預測者和幸運兒”。其實大家都知道,這樣的成功率一定是基于自身的經驗和擔當以及嚴謹的分析。
盡管這項工作時常會面臨很大的壓力,但馬立信的團隊至今沒有流失過一名戰(zhàn)友。在四年的進程中,每個人都得到了快速的成長。他說,團隊成員要對自己負責,我也要對他們負責,“負責”就是最關鍵的兩個字。
談到團隊建設和領導力,馬立信說:? “首先,我們在選拔人才的時候就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要認同我們的價值觀,有職業(yè)道德、有責任心和擔當,同時要有很強的邏輯思維和學習能力。因為新能源行業(yè)是個新事物,有太多東西要跟上、要學習和適應以及去面對不確定性;? 其次,我要對團隊成員負責,給他機會和激勵,他也要為自己負責,骨子里要為自己的工作和項目負責;? 第三、我們對各個項目無論大小,結束之后都會去復盤和分享;? 最后,2018年開始,我們團隊就開始實行項目制,隨著團隊經驗和技能以及認知的逐步提升,每個成員都有機會做項目負責人,整體統(tǒng)籌項目,所有其他團隊成員都為其服務。這就很好的激發(fā)了他們的責任心并在全方位復合能力方面得到加強?!?/span>
相同的價值觀和“不拋棄不放棄”的理念,鍛造了一支自信、堅毅、專業(yè)的學習型組織,團隊所做項目也得到了業(yè)內的一致好評。馬立信的團隊還是一個溫馨的大家庭,他們定期會組織各種團隊和家庭型聚會和旅行。這樣的聚會和聯誼也讓家人們看到了團隊成員之間的的友誼和默契以及大家的工作成就,從而更好的得到了家庭的支持和認同。
御光而行 乘風逐浪
今年是馬立信在天合光能工作的第五年,經公司最高層領導班子 (EMT) 討論后委派馬立信出任國華合創(chuàng) (北京) 能源發(fā)展公司 (簡稱“國華合創(chuàng)”) 的總經理。國華合創(chuàng) (北京) 能源發(fā)展有限公司是股東方為國華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和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組建,國華能源投資有限公司隸屬于中央直管國有重要骨干企業(yè)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國家能源集團,由中國國電集團公司和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兩家世界500強企業(yè)合并重組而成,于2017年11月28日正式掛牌成立,是中央直管國有重要骨干企業(yè)、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試點企業(yè) ,2020年世界500強排名第108位。國華能源投資和天合光能共同出資成立的國華合創(chuàng)屬于央企和民營上市公司組建的國家混改類型的合資企業(yè)。
這給馬立信提供了一個更大的舞臺,但同時他也面臨著更多的挑戰(zhàn)。挑戰(zhàn)首先在于業(yè)務的內部競爭,比如有些項目會同時要和兩位股東公司競爭;其次是與業(yè)內大型能源企業(yè)的激烈競爭。集團希望馬立信和他所在的領導班子能促使國華合創(chuàng)融合兩家股東公司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民企的靈活性和活力以及央企的背景和資金優(yōu)勢,創(chuàng)造出一條別樣的風景。同時基于目前面臨的挑戰(zhàn),他對所需的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談到國華合創(chuàng)的未來目標,馬立信說他的心愿是合力將國華合創(chuàng)打造成行業(yè)內真正具有合資示范意義的公司。目前的目標是一年要有1GW新增裝機規(guī)模的新能源項目落地,大概對應50億的年度資產規(guī)模,十五期間力爭能有6GW項目完成建設。而且未來要往能源數字化方面發(fā)展,從而有效將資產效益得以提升,也希望國華合創(chuàng)未來能走在上市公司的康莊大道上。
因公司后續(xù)會涉及能源數字化的轉變,這也促使馬立信需要進一步的學習和深造。經過考察,他加入了法國里昂商學院EMBA項目。選擇這里首先是北郵信息化的領先地位和法國里昂商學院“創(chuàng)客”的理念,這和天合光能的理念十分吻合;其次,商學院的課程內容也十分匹配自己目前的需求。秋季班開學后,馬立信已經完成了兩次課程,效果都超出了他的期待。同學們都來自不同的行業(yè),素質很高,課堂的氣氛也很活躍。每一次上課對他來講都是一次放松,和同學們的交流也讓他學到很多,他很期待接下來在商學院的學習。
馬立信還談到一件小事讓他印象深刻:疫情期間很多商學院停了課,但北郵-里昂EMBA還是想辦法讓大家如期上了課,同時也實行了很嚴格的防疫措施。這讓馬立信感覺到這家商學院的擔當,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工作之余,馬立信也有自我放松解壓的方式,比如他喜歡跑步和音樂以及爬山,他還喜歡在差旅途中用喜馬拉雅聽書,目前已聽了有300多本有聲圖書。馬立信的工作成績也離不開家人的支持,一家人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三代人生活在一起其樂融融。每次回到家里他都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讓一身工作的倦意能得到很好的休整。
訪談最后,馬立信說,他對未來充滿信心。也許正所謂“行則將至,行而不輟,則未來可期”,這位與“光”同行的奮斗者,相信他也一定能成就自己的夢想!